專屬免疫試飲禮遇

初生寶寶的身體狀況

無論是順產或開刀產,初生寶寶都需要特別留意及照顧。初生寶寶似是只懂吃和睡,但其實身心都正在默默成長,慢慢適應母體外的世界,所以父母應細心了解及照顧孩子的生理需要,為孩子提供安全及健康的成長環境。

初生寶寶的生理狀況

● 呼吸次數

寶寶出生後一般需要數小時才會適應正常的呼吸模式,約每分鐘20至40次,通常在睡眠時最有規律;清醒時偶爾會出現短暫而急促的呼吸,均屬正常現象。假如發現寶寶每分鐘呼吸多於60 次、呼吸時表現吃力或困難、吸氣時鼻孔明顯捇擴張,且皮膚和嘴唇呈暗灰或藍色,便應盡快帶他去看醫生。 

● 水分情況

新生兒較容易出現脫水的問題,特別是當寶寶有嘔吐或腹瀉時,必須確保孩子能吸收充足水分。若以奶粉餵哺,可計算過去一天內寶寶進食的奶量,再與他日常的吃奶量比較。若然是母乳寶寶,可與他平日吸吮的次數和時間作比較。每個寶寶會按自己的生長及身體需要調節吃奶量。媽媽可透過寶寶的排尿狀況觀察他攝取的水分是否足夠。若寶寶在一天內排出的小便明顯減少,例如滿一周大而每天濕透的尿片少於六片,便可能有脫水的危險,應盡快讓醫生檢查。

● 睡眠時間

一般新生兒的睡眠時間較長,一天約14至17 小時都在呼呼大睡。若寶寶看來總是疲累或睏倦,到了吃奶的時候也不願醒來,那媽媽便應帶寶寶看醫生了。

● 腹脹

寶寶的小肚子多數微微脹起,尤其在吃飽後更甚。但在兩餐之間、特別是熟睡時肚子應該是鬆軟的。若寶寶持續出現腹脹,且觸感堅實,並且有一天或以上沒排便或放屁,或出現持續嘔吐情況,可能表示腸胃出了問題,應盡快讓醫生檢查。

初生寶寶的能力發展

隨著新生兒步向滿月,媽媽可從寶寶各方面的活動及身體變化,感受孩子正快速地成長。每位寶寶的成長步伐都稍有不同,媽媽只要耐心觀察孩子,適時向醫護尋求協助便可,不必操之過急,或將孩子跟其他新生兒作比較。其中,有些指標是寶寶出生至一個月大會出現的行為,媽媽可以作簡單指標,看看寶寶的發育狀況。

初生寶寶9項發育簡單指標

指標1. 四肢活動未能協調,經常用力舞動手臂或踢腿。

指標2. 經常握緊拳頭,本能地抓住放到手中的物件。

指標3. 能把雙手放近嘴巴和眼睛。

指標4. 聽見突如其來的聲音或被轉換位置時,四肢會有反射的躍動

指標5. 能把視線集中於近距離(約20至25厘米)的物件上。

指標6. 視線能有限度地隨人的面孔或具吸引力的大物件移動。

指標7. 聽到聲音會眨眼、手腳舞動或靜止不動。

指標8. 能分辨某些氣味,如媽媽的氣味和母乳的氣味。

指標9. 會無緣無故地笑起來,漸漸會因他人逗弄而發笑。

有問題盡快尋求協助

相反,假如寶寶快接近一個月大,卻沒出現以上行為,例如甚少舞動四肢、身體過度無力或僵硬、遇強光時不會眨眼或對響亮的聲音沒有反應等,便應盡快請教醫護人員。

延伸閱讀:

初生寶寶的日常清潔和護理

相關文章

您可以按照育兒階段或專屬需要選擇資訊

產前後需要

陪伴幼兒成長

test

育兒及營養方面有任何疑問?

請即聯絡「首1000日營養顧問」,我們的註冊護士及營養顧問樂意為你解答。

x